外贸格局再洗牌:深圳突破,杭州进位,芜湖飙涨

ze1年前健康748

【/h/]2023年,面对外需疲软、物价下跌等多重挑战,中国外贸仍保持增长态势,成绩好于预期。

【/h/]1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去年各地进出口成绩全部出炉。总体来看,在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2%的情况下,不少城市的外贸处于调整转型阶段。例如,郑州等过去外贸增长的明星城市由于订单减少和产业转移而出现了明显下滑;苏州等在全球形势一系列变化的影响下寻求新一轮转型。

【/h/]改变现状,培养新机器。不容忽视的是,仍有省市实现了外贸逆势高歌猛进。从省份来看,广西、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沿边省份进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从城市来看,杭州和深圳分别以6.1%和5.9%的增速位居前十城市前两名,杭州连续超越重庆、成都和天津进入前十门槛;之后,金华、连云港和芜湖也画出了亮眼的增长曲线。

【/h/]站在“成长型明星”的角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其外贸为何能逆势而上,仍保持较高增速?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中找到稳中求进的“钥匙”?

【/h/]首先,“优生学”全面开花

【/h/]去年,深圳外贸增长在下半年呈现明显态势。

【/h/]上半年深圳外贸增速为3.7%,远低于外贸第一大市上海的11.4%,总量也被北京反超。不过,前三季度,深圳以7.3%的增速从北京手中夺回了第二名的位置。最终,深圳全年外贸增速定格在5.9%,在七大万亿外贸市场中排名第一。相比之下,第一城上海也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仅为0.7%。

【/h/]深圳“越来越勇”的杀手锏在于最具优势的出口。截至去年,深圳外贸出口规模已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突破2万亿后,去年增长12.5%,逼近2.5万亿大关。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的进口下降了4%。

【/h/]在全国出口增速仅0.6%的情况下,深圳出口为何能再创佳绩?

【/h/]细看去年1-11月数据不难发现,机电产品仍是深圳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占深圳出口总值的72.6%,实现增长7.9%。在细分品类中,无论是过去在深圳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电子产品,还是近年来在全国大力发展的“新三类”,去年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势头,可谓全面开花。

【/h/]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是深圳出口的大头,也是拉动增长的“主力军”。前十一个月,深圳有计算机及其零部件、手机和集成电路三大类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2284.5亿元、1656.9亿元和1293.5亿元,增速分别为4.8%、3.9%和21%。

【/h/]去年,全国消费电子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同期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出口量下降。类似的消费电子市场未能在年底扭转逆势增长的趋势。为什么深圳还能实现增长?

【/h/]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江林表示,与东莞等高度依赖一家公司产品出口的城市不同,深圳的产业结构更加完整,但它依赖于一两家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不仅有大量的头部公司,而且近年来出现了新的亮点,这可能是其逆势增长的原因。

【/h/]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声音传播。根据国际数据中心(IDC)的数据,去年传音以9490万部的出货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8.1%,排名全球第五位,比2022年增加了一位,去年第四季度,传音超越vivo跻身前四,仅次于苹果、三星和小米。

【/h/]图片来源:IDC

【/h/]在全球智能手机版图趋于稳定的形势下,传音作为“后起之秀”,在非洲“杀出一条血路”,转战东南亚等新兴市场。2022年在非洲、南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根据之前的信息,在深圳完全投产的泰恒诺工厂是R&D和高端车型试制和批量生产的制造中心,其产品100%出口。

【/h/]另一方面,深圳在“新三类”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h/]去年1至11月,深圳出口分别为602.4亿元、190.8亿元和30.9亿元,合计824.1亿元,增速分别为19.4%、273.9%和32.1%。这一规模与上海同期的1593.2亿元仍有较大差距,但与其他城市相比优势明显。去年深圳锂电池出口规模仅次于宁德,电动汽车出口规模仅次于上海和台州。

【/h/]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福雷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新三样”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不高,但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此外,其增长潜力也被外界看好,比如电动汽车领域。根据郭进证券此前的预测,比亚迪明年的出口销量有望达到60万辆。

【/h/]二是跨境贸易的“窗口”

【/h/]如果说“新三样”是传统制造业市场外贸转型升级的亮点,那么对于杭州这个电商大市来说,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窗口”。

【/h/]去年,被称为中国“海上四小龙”的全球速卖通、上海、穆特和抖音不断刷新全球各大购物平台的用户和月度活动数据;在国内“双11”购物节静悄悄的同时,跨境电商“双11”却迎来了“增长神话”,甚至有跨境卖家直言“终于在海外感受到了双11的氛围”。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去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h/]从杭州外贸的数据来看,跨境电商已成为最强劲的动能之一。2023年1-11月,杭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248.05亿元,同比增长20.55%;出口值1082.00亿元,同比增长25.75%。

【/h/]入局早、产业适应性强是杭州接手跨境电商的两大原因。

【/h/]杭州跨境电商于2016年正式起步。彼时,杭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仅为1.2亿元,迎来了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获批。同年,杭州与亚马逊、谷歌、易贝、乐天、Shopee等企业达成合作,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截至目前,杭州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跨境电商平台。全球物流巨头、世界500强马士基去年也选择杭州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h/]而杭州本地的各类产业集群不断为跨境电商发展供血。据报道,目前杭州已有16条特色明显的跨境产业带。例如,位于萧山的“新塘羽绒跨境产业带”在落户综试区时,一度开启了外贸转型的热潮。截至去年,杭州市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品牌企业达832家,注册商标4371件,跨境电商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46家。

【/h/]当然,跨境电商并不是唯一具有增长潜力的新贸易模式空。同样在浙江,金华正依托义乌的市场采购模式创出一片天空。

【/h/]近年来,金华外贸增长可谓“一骑绝尘”,去年连续跨越三个千亿级台阶。在《中国海关》杂志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金华排名第七,与2019年相比跃升14位,逼近广州和北京。

【/h/]图片来源:海关发布。

【/h/]金华突围,义乌作用凸显。从义乌在金华进出口中的占比来看,从2020年的64.3%到去年前11月的75%,它无疑是增长引擎;增速方面,去年前11个月义乌进出口增长16.9%,领跑金华各区县,超过金华增速2.2个百分点。

【/h/]“打压”全球商品价格是以小商品市场闻名的义乌的法宝。

【/h/]2013年,义乌获准试点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这种新的贸易模式也被称为“1039模式”,允许单票报关单价值低于15万美元(含15万美元)的小额货物通过“拼箱和LCL”出口。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金华通过“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出口额2972.1亿元,同比增长23.4%,占全市出口额的58.7%;其中,义乌为2970.6亿元,占其出口总值的77.5%。

【/h/]第三,主导产业的“春天”

【/h/]纵观去年各城市外贸增长情况,除了头部城市寻求以新模式、新品类“超车”外,部分腰部城市也呈现逆势快速增长态势。这些城市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是靠着主导产业的爆发搭上了外贸增长的“快车”。

【/h/]作为外贸50强城市的“增长冠军”,芜湖以40.6%的增速推动进出口总额达1274.8亿元,其中出口增速达63.7%。超高的增长率使芜湖从2022年的53名飙升至7名,并步入前50名。

【/h/]放眼安徽省,也出现了类似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去年安徽进出口总值增长7.8%,达到8052.2亿元,距离中部外贸第一大省河南仅53.7亿元。

【/h/]正是芜湖汽车产业出海的进程推动了全省外贸增长。

【/h/]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安徽汽车出口104.5万辆,占全国总量的23.7%。几乎每出口四辆汽车,就有一辆是安徽制造的,芜湖的汽车出口量占全省的80%以上。芜湖汽车出口的核心是当地领先的汽车制造企业奇瑞。中汽协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奇瑞集团出口汽车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h/]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奇瑞的表现,芜湖赛区选择了传统燃油车,而不是热门电动车帆船赛道。在外界看来,这是由于奇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短板。另一方面,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媒体分析,乘联会前期战略布局较为充分,在海外建立了大量KD工厂。同时,海外市场也有很好的运营经验,现在它已经抢占了俄罗斯和一些南半球市场。

【/h/]以俄罗斯市场为例。去年,奇瑞累计销量为11.89万辆,以11.2%的份额在本土汽车品牌中排名第二。

【/h/]连云港以27.2%的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外贸50强城市第二位,得益于当地石化产业的发展。

【/h/]事实上,它被定位为连云港十大产业链之首,去年石化产业为连云港带来了全方位的提升。特别是去年洪升炼化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推动前三季度石化工业产值增长94.4%。也让连云港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1.9%、30.1%和19.2%,均居全省第一。

【/h/]原油进口是连云港外贸增长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去年连云港洪升炼化公司获得了非国营原油进口资质。从数据来看,连云港在全年出口下降8.6%的情况下,以48.0%的进口增速挽救了局面。

【/h/]总的来说,工业发展仍然可以成为不同城市对外贸易的增长点。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延生所言,“新三类”可能是第一波变化,未来可能成为“新五类”和“新八类”,更多新的实体经济产品将出口。

【/h/]对于2024年这一年,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此前曾给出预测:尽管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复苏向好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对于城市来说,关键在于能否发挥自身优势,找到破局的关键。

相关文章

学历贬值后,大家说不定反而越来越淡定

【/h/]上一篇文章《中国可能正在经历一波文艺复兴》反响非常好。当然,也有少数人不同意。有些人总是觉得这很“艰难”,“每一代人都要受苦”。“人不能活得太舒服”是自然的,我不知道这些人是认真的还是不认真...

一家人造肉公司,宣布倒闭

曾经红极一时的一首歌又回来了。消息传来,美国人造肉创业公司SCiFi Foods最近倒闭了。该公司创始人约书亚·马奇(Joshua March)在社交媒体上坦言:“在目前的融资环境下,我们无法筹集商业...

吴清接任证监会主席,A股新年新气象?

【/h/]2024年春节前夕,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19号富凯大厦的中国证监会迎来了掌门人的更换。【/h/]2月7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 *决定任命轻舞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书记,免去易会满的中国...

李想拿什么拯救MEGA?

【/h/]在新上市的MEGA上,将华为视为强大竞争对手的理想再次得到改善。【/h/]据便当财经了解,美格in LI的定价策略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即起步价必须比M9贵。【/h/]作为参考,请询问...

又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继2023年底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后,新年伊始,众多中小银行纷纷跟进。 从调整幅度来看,多数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在10~30个基点,调整后整体利率水平仍高于大行和全国性股份...

酒店巨头都在涨价,200元快住不起经济型酒店

【/h/]酒店行业无疑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h/]清明假期将至,赏花、回乡探亲、结伴出游成为热门假期。OTA平台在哪里?早在半个月前,平台上清明假期热门城市的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