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疯狂”扩张之后,“硅茅”的雄心遭遇内外夹击

ze1年前健康363

【/h/]和盛硅业(603260。SH)因其工业硅和有机硅而为外界所熟知。过去两年,和盛硅业针对光伏领域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产能扩张计划。

【/h/]2022年2月,上市公司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启动。去年4月,和盛硅业投资420多亿元布局光伏产业链下游项目,包括组件和光伏玻璃。值得一提的是,超过400亿元的投资金额相当于和盛硅业2022年净利润的8倍。

【/h/]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硅业董事长罗宣布,2024年第一季度,硅业拥有的多晶硅产能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一。

【/h/]今年2月,和盛硅业官方微信平台发文称,和盛年产20万吨多晶硅项目首条10万吨生产线成功实现高质量量产。

【/h/]然而,和盛硅业在第一条多晶硅生产线上遇到的光伏硅材料行业环境并不是在2022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目前多晶硅产能远超下游需求。”多位光伏硅片厂商人士告诉记者,轰轰烈烈的扩产潮产生的海量产能已经让行业难以消化。

【/h/]其中一位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随着下游技术的迭代,N型时代即将到来。在生产高质量N型硅材料的前提下,硅材料制造商不得不控制成本,现在硅材料的价格仍然处于底部空。

【/h/]2月23日,记者致电和盛硅业秘书长办公室。秘书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和盛中部20万吨多晶硅项目的第一批10万吨已经投产,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大规模生产项目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数据。此外,对于多晶硅行业是否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并未置评。

【/h/]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和盛硅业仍处于原总经理方洪成引发的漩涡中。此前,方洪成的家人多次通过微信官方账号举报硅业和董事长罗,因此此事备受市场关注。

【/h/]2月23日,记者从方洪成家属处获悉,截至目前,关于方洪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的起诉书内容尚未由公诉人正式宣读,庭审尚未涉及实质性问题,一审尚未结束。下一次开庭需要等待进一步通知,这也注定了案件的审理将是一场“持久战”。

【/h/]首先,撒野

【/h/]今年1月31日,和盛硅业官方微信称,和盛硅光伏一体化产业链园区多晶硅生产取得重大突破,首条年产20万吨10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成功实现高质量量产,已生产出满足下游N型电池要求的高纯多晶硅。另一条10万吨生产线正处于批量生产调试的最后准备阶段,计划于2024年2月开始联合调试。

【/h/]据和盛硅业了解,该项目于2022年6月正式开工,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生产设备的全流程化。

【/h/]此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硅和有机硅。其中,工业硅位于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顶端,是光伏行业制造多晶硅等材料的主要原材料。

【/h/]有机硅被称为工业味精,是含硅有机化合物的总称。由于有机硅材料具有耐温、耐候和电绝缘等优异性能,因此主要用于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和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和医疗、军工等行业。

【/h/]据了解,2022年2月,和盛硅业发布投资公告,将投资175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进一步向工业硅下游拓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h/]根据公告,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预计投资金额为175亿元。项目主体为新疆中环和盛硅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和盛),为和盛硅业的全资子公司。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拟建设一座20万吨/年多晶硅厂和一座10万吨/年烧碱厂。实施

【/h/]去年4月,和盛硅业再次抛出扩张计划,拟向全资子公司中盛增资55亿元,并斥资425.86亿元投资高纯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

【/h/]其中: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投资176.31亿元,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投资205亿元,年产150万吨光伏玻璃项目投资44.55亿元。

【/h/]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的披露,和盛硅业的净资产为320.13亿元,上述项目的投资计划已超过公司当时的净资产总额。

【/h/]合生硅业将投资巨大的光伏产业视为公司的重点。和盛硅业2023年中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以‘稳生产、抓管理’为重点,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坚持‘做强上游、延伸下游、完善产业支撑和能源供应链’的战略方针,着力推进公司重点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其中提到“着力推进公司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建设进度”。这些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就是上文提到的光伏产业链项目。

【/h/]对于公司的扩张,有投资者在公司业绩说明会等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去年9月,有投资者向公司提问:“公司整合扩张的数百亿投资是否过于激进?是否存在现金流断裂的可能?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能超过第二季度吗?”

【/h/]和盛硅业回应称:“目前项目投资主要是根据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决定的,项目建设投资经过了认真分析和测算,相关投资不会对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负担”。

2。遭遇盈余

【/h/]据了解,和盛硅业被市场称为“硅茅”。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新型硅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17年10月登陆a股市场。

【/h/]和盛硅业从工业硅到下游多晶硅的产能扩张与其自身的瓶颈有关。硅材料的价格与和盛硅产业的表现密切相关。

【/h/]2021年9月,工业硅价格飙升至6万元/吨以上,两个月内涨幅约6倍;硅树脂的价格也翻了一番。

【/h/]和盛硅业2021年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13.43亿元,同比增长137.99%;实现归母净利润82.34亿元,同比增长482.77%。

【/h/]高峰过后,2022年和盛硅业收入略有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降。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6.57亿元,同比增长10.62%;实现归母净利润51.48亿元,同比减少37.64%。

【/h/]原因是工业硅和有机硅的成本飙升。公告显示,2022年工业硅收入增长15.43%,但同期成本增长44.63%;有机硅的收入增长了6.05%,而其营业成本增长了61.48%。

【/h/]目前,和盛硅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2023年前三季度,和盛硅业净利润为21.63亿元,同比减少52.45%;对应的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9.36亿元,同比下降57.38%。

【/h/]传统业务不景气,这使得和盛硅业开始关注其下游产业。

【/h/]2022年,光伏硅片行业以出人意料的价格走势引发无数热议。多晶硅和硅片创造了连续20多周上涨的记录,多晶硅价格已超过30万元/吨。根据SMM的历史数据,以多晶硅致密料为例,一度触及30.9万元/吨的价格。

【/h/]不过,2022年11月底,这一轮硅料价格开始回落。根据PVlnfoLink数据,多晶硅压块料均价从2022年11月23日的30.2万元/吨降至2023年6月28日的6.4万元/吨,降幅近80%。

【/h/]硅价下跌的原因是产能已经达到峰值。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预测,2023年国内硅料产能有望达到240万吨,同比增长100%,其中新增产能约120万吨,同比增长134%。但从需求端来看,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约为350GW,同比增幅仅为30%左右。

【/h/]关于多晶硅未来的市场销售,罗郭利曾在2023年股东大会现场表示,要求不高,年底产品出来时只要10万元/吨。“也许明年会是7万到8万元(每吨)。即使我们卖7万到8万元,我们仍然可以赚钱。”

【/h/]但目前,硅价仍在底部盘整。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月21日数据显示,本周N型硅料成交价格区间为7.01万~ 7.3万元/吨,均价为7.19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为5.8万~ 6.4万元/吨,均价为5.93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6万~ 6.3万元/吨,均价为6.1万元/吨。

【/h/]一位光伏硅片厂商人士告诉记者,工业硅的下游是多晶硅,一体化布局有利于保障供应链安全和摊薄成本。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无法保证质量和成本,逆势扩产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h/]他表示,未来评价多晶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维度:一是进入门槛,即能否满足下游对材料质量越来越高的需求;二是生存线,即生产成本的控制。在光伏行业中,耗电量等差异会导致巨大的成本差异,而成本差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准则。就目前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言,N型产品已经成为进入门槛,普通硅料或低质量硅料几乎无法生存空。“一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玩家,特别是品控和成本控制不好的玩家将被淘汰,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高。”

【/h/]“目前光伏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竞争加剧、行业过度扩张、产品价格快速下降、企业生存压力较大。”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去年12月曾公开指出,产业链价格下跌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尚未有效转化为项目投资的收益。

【/h/]上海有色网光伏首席分析师石魏震预计,总体而言,SMM预计,无论硅片的预期消费量还是全球的预期新增装机容量,2023年至2024年期间多晶硅的供应都将持续供过于求。

三。报告

【/h/]在火热生产的另一边,和盛硅业仍处于前总经理方洪成一系列举报的漩涡中。

【/h/]去年11月12日,方洪成妻子孙立臣通过硅业家属微信官方账号发布题为《实名举报浙江亿万富翁罗:威胁市领导干预司法,借硅业搬迁上市陷害中梁》的文章,指控硅业实际控制人罗干预司法,方洪成因此陷入“冤案”。

【/h/]罗与方洪成的股权之争是本次报告的一大焦点。

【/h/]举报信显示,2015年9月,罗通过持股平台公司与原总经理方洪成等管理团队主要成员签订股权激励协议,约定公司成功上市后兑现相关股权。2017年1月,罗因担心方洪成跳槽,将其部分股权有偿转让给方洪成,由罗持有,该股权属于方洪成的投资。2017年10月,和盛硅业成功上市。方洪成于2018年离开和盛硅业。因罗不愿履行股权激励协议并代其持有股份,方宏成不得不起诉维权。经过杭州仲裁委员会、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慈溪市法院、宁波市法院和平湖市法院的反复审理和裁决,方宏成胜诉,罗败诉。

【/h/]围绕股权纠纷,双方多次对簿公堂。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罗反诉方宏成“损害公司利益和职务侵占”,导致方宏成被捕。

【/h/]方宏程的堂弟童彭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对方仍不愿履行方宏程胜诉的股权纠纷案的判决。”

【/h/]今年1月26日,方洪成妻子孙立宸通过个人微信官方账号“方洪成冤案家属”再次公开举报罗和硅业2017年罗郭利上市时,报道的问题包括“伪造官方文件”、“隐瞒危险废物处理”和“欺诈上市”。

【/h/]其中“2017年上市前夕涉嫌伪造行政机关公文骗取上市”。方洪成的家人在微信官方账号中表示,在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和盛硅业公司代扣代缴了约914256元的个人所得税,少缴了约65200元的房产税。对此,嘉兴市地方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于2015年11月9日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浙嘉地税罚【2015】95号),对和盛硅业处以罚款约5.02万元。

【/h/]和盛硅业未在招股书中披露上述行政处罚。根据方洪成家属的举报,和盛硅业公司为了IPO顺利上市,隐瞒了税务部门出具的真实的行政机关公文,并人为伪造了另一份行政机关公文。

【/h/]针对该报道,和盛硅业表示,公司正在核实税务事项的解释。“请投资者基于正规官方渠道信息做出投资价值判断。公司始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h/]然而,2月23日,记者通过田燕查询和盛硅业的行政处罚时发现,上述浙嘉地税稽罚【2015】95号处罚已不存在

【/h/]上述和盛硅业董秘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包括那些报道的内容和调查情况,公司将在随后发布公告并给公众一个答复。”

【/h/]此外,记者从方洪成亲属处获悉,2月23日,方洪成亲属已就“和盛硅业2017年上市前夕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骗取上市印章”问题形成相关举报材料,送至中国证监会、浙江证监局、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等部门。

【/h/](记者从方洪成亲属处获得并送交证监会等部门的举报材料)

相关文章

银行疯狂招聘职业催收人,背后什么信号?

战国时期,孟尝君养了三千客人。为了养活这么多人,他做起了放高利贷的生意,还雇了他的一个门人冯贵做“总收账员”。这可能是史料中对收藏界最早的记载。没想到,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冷门职业”撞上了时代的风口浪...

信用货币:裂变与弥合

当时代变迁、世界格局突变时,思考货币裂变并不容易,这需要基于全球视角的新“发现”。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货币操作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账本和你的钱包?从历史的角度看货币发展的逻辑,描绘了一幅关于货币本质、...

国企“应战”新公司法:三个月内要改掉多年“老毛病”

【/h/]过去两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了两次与新《公司法》(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的培训,一些省市国资部门也相继开展了相关培训。培训现场邀请了专家、律师甚至部分新公司法...

十问中国经济

2023年,在多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从一季度的“强增长、弱预期”到二季度的“弱增长、强预期”,再到最近公布的三季度、十月份的增长数据,都强于市场预期,反映出经济复苏的“波浪式发展”和市场情绪...

实地围观了义乌搞钱的一天

说到赚钱,从维度上来说,没有什么能避开义乌。前几天热搜词条说“义乌人已经开始为巴黎奥运会挣钱了”,很吸引眼球。来源:新浪微博截图据说欧洲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底了。也是在第一季度,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

从领涨全球到领跌全球,港股这一年经历了什么?

2023年最后一个月,恒生指数跌破16000点,创下年内新低。 2023年初,恒生指数一度承载了投资者“领涨全球”的预期。期望并非没有现实来源。2022年四季度的一轮反弹中,港股是反弹的领头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