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四城,加速入都市圈

ze1年前健康845

【/h/]国家都市圈“瘦身”已成常态。

【/h/]不久前,《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在这份规划图的位置图上,标出了杭州都市区的范围。

【/h/]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杭州都市圈获批成为国家级都市圈后首次披露规划范围——包括杭州11个区县和嘉兴、湖州、绍兴4个区县,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h/]图片来源:绍兴融杭发展规划

【/h/]在此之前,杭州都市圈还包括衢州和黄山。从“杭嘉湖绍兴黄河”回归“杭嘉湖绍兴河”,旨在更小规模上发挥都市圈在城镇化合作中的示范作用空,打造城市群发展的坚强核心。

【/h/]这一次,绍兴冲在了最前面。作为杭州都市圈首个出台同城化杭州规划的城市,绍兴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7791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位居全省第二。此前,绍兴已明确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

【/h/]目前获批的14个国家都市圈中,深圳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去年GDP均超过5万亿元,广州都市圈独占“4万亿级”台阶,同为3万亿量级的武汉都市圈(3.37万亿元)略好于杭州都市圈(3.2万亿元)。

【/h/]目前,绍兴已经主动出击。能否如期实现万亿目标,进一步助力杭州都市圈追赶升级?从全省格局来看会给浙江带来哪些变化?

【/h/]首先,“双向”

【/h/]在去年国家级都市圈正式公布之前,杭州都市圈的范围包括安徽省的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等6个城市,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因此,不少人猜测,杭州可能成为继南京、重庆之后第三个获批的“跨省都市圈”。

【/h/]但从目前公布的规划来看,衢州、黄山并未在列,都市圈范围仍划定在全省“1小时通勤”半径内。

【/h/]这不是个例。此前,在国家规划中,武汉都市圈的范围也从地方“1+8”都市圈“瘦身”,以武汉、鄂州、黄冈、黄石为核心,范围几乎缩小了一半。

【/h/]早在杭州都市圈加入“国家队”之时,就以充分的危机意识提出,要加倍努力保持区域竞争优势地位。与其他区域相比,在长三角地区,杭州都市圈面临的腹地竞争确实更加激烈。

【/h/]随着上海都市圈的诞生,杭州都市圈中嘉兴的嘉善、平湖在历史上与上海的关系更加密切;杭州东距上海仅165公里,不具备南京远离上海的地理优势。

【/h/]因此,面对周边都市圈的挤压和竞争,杭州都市圈“主要依靠绍兴来拓展”。

【/h/]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成叔采访时表示,绍兴将先行先试,一旦发挥示范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圈内其他城市的融合。“从这里(绍兴)开始,杭州已经真正从城市发展转向大都市建设,”曾刚说。

【/h/]根据浙江省各地公布的2023年经济运行成绩单来看,杭州已经跨过了GDP2万亿元的台阶,而绍兴则扮演着省内“第四经济极”的角色。2023年,绍兴地区生产总值达7791亿元,增速达7.8%,位居全省第二。细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h/]绍兴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转型。近年来,绍兴在传统纺织印染产业之外,从无到有培育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2022年,绍兴新兴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0%,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h/]到2023年,绍兴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5%和13.2%,占绍兴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但由于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能力较低,要素支撑和机制创新不够有力,绍兴在与杭州、宁波等地争夺人才和创新资源方面处于相对劣势。

【/h/]绍兴的举措是融入杭州,借助省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资源进一步壮大新兴产业。

【/h/]二是同城化发展

【/h/]国家都市圈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城市化。

【/h/]当地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杭州都市圈的“瘦身”实际上是在更小范围内发挥都市圈在城镇化合作中的示范作用空。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或感受就是你可以跨城市通勤,单程花在路上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h/]在这方面,杭绍有基础。早在2021年6月,杭绍城际铁路(即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就已通车运营。次年,绍兴地铁1号线正线开通、1号线柯桥段投入运营后,杭州与绍兴实现了中心城区地铁互通。

【/h/]在《规划》推动的八大城市发展行动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被放在首位,要建设杭绍一体化铁路网、杭绍高速公路网、内河航运一体化网络。

【/h/]图片来源:绍兴融杭发展规划

【/h/]具体来看,荣杭轨道交通重点项目包括新建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项目、续建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绍兴段)、杭诸暨市域铁路规划等。上述项目还将打通绍兴北站、上虞南站与萧山机场之间的快速通道,实现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连接萧山机场。

【/h/]作为没有民航机场的地级市,绍兴和杭州将“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空枢纽基础设施”。正如上海和苏联的城市化造就了“上海有金鸡湖,苏州有外滩”一样,曾刚认为优势资源的共享是城市化价值的体现。绍兴通过融入杭州共享萧山机场,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交通区位。

【/h/]交通是基础,产业融合是城镇化的核心。为推动杭绍重点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将深化绍兴片区、诸暨G60创新港、杭州湾南岸产业创新带等空片区建设。

【/h/]曾刚指出,上述主要空行业针对的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pro空经济等行业。当前,浙江正加快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杭州全力打造的新增长极——杭州Pro空经济示范区也到了项目化、规模扩张的阶段。绍兴与杭州的融合,跟上了杭州乃至浙江的产业重心。

【/h/]然而,由于各地对投资和高端资源的争夺,如何处理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实现“1+1》2”是杭绍产业城市化的关键考验。

【/h/]曾刚建议,两地不妨在税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采取更大胆、更有力的制度创新,发挥浙江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共同分担产业投资中的收益和风险,让产业融合行稳致远。

【/h/]三是新的增长极

【/h/]走出杭州都市圈,“融杭”是“杭绍甬”一体化的进一步加速。

【/h/]早在2019年,“杭绍甬一体化”就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同时要求唱好杭甬“双城记”,并提到支持绍兴与杭州融合打造网络大都市。

【/h/]从辐射半径来看,杭州基本在绍兴诸暨地区,宁波在绍兴上虞、新昌、嵊州地区。“缝合”两个万亿城市辐射半径的关键在绍兴。

【/h/]因此,努力的不只是杭州。去年年底,《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布,全市规划的16条远期轨道交通线路中,有4条涉及绍兴。

【/h/]图片来源:绍兴融杭发展规划

【/h/]有媒体评论说,未来浙江的“杭、绍、甬”可能会像江苏的“苏锡常”一样成为一个常见的固定短语。但目前杭绍甬一体化将走向下一步,绍兴必须弥补杭甬城市和产业互动发展中的空白、短板和洼地。

【/h/]在此前杭绍甬一体化进程中,空绍兴与杭州、宁波共同制定了实施杭绍甬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探索两市毗邻地区跨区域一体化机制。在工业方面,绍兴也在积极推进浙江大湾区的建设。

【/h/]《规划》提出以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为核心,整合杭甬两地资源;推动杭州、绍兴、宁波三地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大脑,加快区域集成电路集群信息共享。

【/h/]从产业禀赋来看,杭甬各有专精。前者侧重于互联网的软实力,后者侧重于石化制造业的硬支撑。一个负责探索上限,另一个继续夯实基础。绍兴位于“杭绍甬一体化”的中间位置,既有人工智能,也有集成电路软硬件,可以实现两端和双边赋能。

【/h/]在曾刚看来,“杭绍甬发展主轴一旦全面接轨,浙江在长三角的显示度将更高。”在竞争中合作,从合作中共赢是大势所趋。区域合作蓝图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走深走实,考验的是地方的决心和毅力。

相关文章

一级市场的“退出”难题:“卖垃圾给我,打骨折、白给都不要”

2024年中国投资峰会上,嘉宾们提到最多的业务之一就是并购。原因不在年轻和年老,而在重要。第一,与成熟市场接轨。美国撤军比例超过50%。现阶段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已经发展起来,存量规模也不小。冲向资本市场...

美股“七姐妹”够牛吗?认识下更猛的欧股“八巨头”

【/h/]去年以来,在AI概念的炒作下,科技股尤其是“七姐妹”涨势如虹,有力支撑美股进一步上涨。据统计,2023年,“七姐妹”贡献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三分之二的涨幅。【/h/]然而,自今年“七姐妹”股...

美国商业地产,危机四伏

在高利率的阴影下,美国商业地产陷入危机,私下交易的REITs股东纷纷套现,募资规模锐减。同时,今年还面临着1170亿美元的债务压力。 据媒体周一报道,投资银行Robert a . Stanger...

红利基金“出圈”:发行火爆,还能买吗?

2024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震荡加剧,不少投资者将目光转向震荡市中表现较为稳健的红利策略,希望为资金寻找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近期,红利基金业绩抢眼,更有多只红利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份...

二价HPV疫苗卖不动了?两大国产疫苗龙头销量齐降

【/h/]两家国产二价HPV疫苗龙头双双遭遇“滑铁卢”。【/h/]1月25日,万泰生物(603392。SH)宣布其二价HPV疫苗2023年销售收入下降42亿元沃森生物(300142。SZ)也透露其二价...

流量、投资、房价、教育,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被无数的问题困扰着——媒体流量的喧嚣,投资市场的低迷,房价的波动,就业的竞争压力,教育的迷茫。大家都在问,未来的路在哪里?面对这些焦虑,如何才能找到出路?但当我们仔细看这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