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房企公告:土地被收回,预计获利31亿港元

ze11个月前健康294

【/h/]香港特区政府的一则收地公告,让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的恒基地产(HK000012,股价22.75港元,市值1101.42亿港元)重回公众视野。

【/h/]6月2日,恒基地产发布公告称,位于香港洪水桥/下村新发展区第二期的土地将由政府收回,面积约176公顷,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总收入约31亿港元。

【/h/]恒基地产的核心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投资。它还持有两家上市子公司,即恒基兆业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和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以及三家上市联营公司,即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和阳光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

收回土地的收入大约是公司去年利润的1/3。

【/h/]事实上,在洪水桥/下村新发展区收地之前,恒基地产还在粉岭北和古洞北新发展区被收回145万平方尺(1平方尺约0.092903平方米)土地,并将获得18.6亿港元的补偿。

【/h/]根据公告,恒基地产将通过这两项土地收回行动获得总计57.6亿港元。如果收回土地的法律程序能够在2024年完成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恒基地产将在2024财年录得31亿港元的税前利润,约为去年利润的三分之一。

【/h/]公告发布后,恒基地产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李嘉诚公开回应称,公司在洪水桥的土地储备约为657万平方英尺,其中350万平方英尺被收回作为洪水桥新发展区的土地,洪水桥仍有约300万平方英尺的农业用地,希望未来继续发展。目前土地价款尚未支付,将按计划进行。公司不会放缓农业用地的开发,并将响应香港特区政府对北部都市圈的开发,尽力配合开发。

【/h/]记者查询恒基地产年报获悉,截至2023年底,恒基地产在新界拥有约4500万平方尺土地储备,是香港持有新界土地最多的发展商。

【/h/]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恒基地产在香港的土地储备约为2050万平方尺,其中待开发或正在开发的物业面积为860万平方尺。

【/h/]每经记者就后续的收地计划及发展影响向恒基发出采访,对方均表示未有进一步回应。

【/h/]事实上,恒基地产在2023年面临一定的市场和财务挑战。通过拆解年报的关键财务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去年采取了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业绩。

【/h/]整体而言,恒基地产的物业开发收入同比增长3.9%至152亿港元,其中约96.5%来自香港。未完成销售额达177.4亿港元,其中约77%将于2024年结转。然而,由于房价下跌,2023年物业开发税前利润同比减少16%至24.6亿港元。

【/h/]负债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恒基兆业的净贷款为738.7亿港元,贷款与贷款比率为22.6%。根据DM的债务查询,恒基地产目前有36笔债权在流通中,总规模为23.01亿美元,其中12笔债券将在一年内到期。

【/h/]各条线业务收入温和增长,“撤线”后销售理想。

【/h/]根据交银国际研究报告分析,恒基地产2023年全年业绩逊于市场预期,收入同比增长7.9%至275.7亿港元,主要受各条线业务收入温和增长带动;核心净利润大致持平,同比增长0.8%至97.1亿港元;净利润率下降2.5%至35.2%,主要由于开发利润率下降3.8%至16.2%以及净利息支出增加。

【/h/]值得注意的是,子公司恒基发展录得近十年来首次亏损。截至2023年底,恒基发展录得股东应占亏损7200万港元,而上一年度则录得盈利500万港元。

【/h/]恒基地产在主席报告中提到,2023年,集团因重估已竣工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包括已出售投资物业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调整)而录得4.45亿港元的公允价值亏损。

【/h/]基于市场环境的调整,恒基兆业2023年的表现不及业界预期,但横向来看,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香港“辣撤”政策的发布也对恒基兆业的物业销售产生了积极影响。

【/h/](注:在粤语中,“辣战术”是指为解决棘手问题而采取的强制措施;撤回辛辣食品意味着撤回过去为抑制房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h/]2024年3月,集团于长沙湾丽景广场推出首批138个住宅单位,于首开当日全部售罄。恒基地产表示,在“麻辣撤盘”后的三周内,已售出946个单位,总价约59亿港元。这一销量相当于2023年销售单位的60%左右。

【/h/]对于今年的销售计划,恒基地产表示,集团计划今年再出售12个发展项目,连同存货,估计香港将有约7,100个自住住宅单位,将于2024年可供出售;此外,可售办公及工业楼面面积约为180,000平方尺。

【/h/]如今,“去除辛辣食物”政策的效果正在减弱。未来恒基地产是否会进行业务调整、寻求新的投资机会或优化资产组合,如何支撑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每经记者将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牛栏山掉出百亿俱乐部

三年时间,顺鑫农业(000860)旗下白酒品牌牛栏山。SZ),年初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h/]根据顺鑫农业(000860。牛栏山酒厂的母公司SZ),公司白酒业务在2019年突破百亿元营收门槛,达到1...

以旧换新探路:不妨借鉴手机二手流转模式

【/h/]3月5日,国务院*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任务时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大众消费。【/h/]此前,2023年底召开...

还有多少基金经理相信茅台

去年10月31日深夜,贵州茅台发布了一个足以让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为之颤抖的利好——时隔5年,价格再次上涨。一时间,资产管理行业的欢腾不亚于看到国足进入高强度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压抑已久的白酒分析师...

2023消费投融资年报:春天还有多远?

【/h/】如果说2022年是消费的寒冬,那么2023年就是消费投资的极寒。 【/h/】预期的复苏并没有到来,2023年消费投融资的数量和金额都在萎缩。大量消费者组织转向投资技术和芯片,消费者之间的问候...

“隐形LP大佬崛起”,先投了红杉华平

近日,华平投资、红杉资本相继获得投资。先是国内集成灶上市公司火星人向红杉资本投资7000万元,随后辅助生殖领军企业金鑫生殖承诺向华平投资不低于2亿元。 据中国投资网LP周刊专栏报道,近两个月来,至...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猜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1994年和2014年两轮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2023年12月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从1979年到1993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